Error loading images. One or more images were not found.
法治视点11月16日讯:拓展全域推进“乡村善治”高效路径的经验做法在中央政法委主管刊物《长安》第6期刊发,“漫说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学习强国总台作为专题推广,创新建立基层商会政策指导员制度做法在《工商联改革情况》刊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招式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简报)》刊发,产权改革做法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典型村级案例》刊发,市场监管品牌培育、轴承产业“一站式”四级联动服务分别被《市场监管信息交流》《市场监管总局信息》推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审批“一件事”服务模式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简报》推广……翻阅临清市法治建设成绩单,可谓亮点频现。
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近年来,临清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原则,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夯实法治政府建设根基
10月20日,临清市举办“水城论坛•运河名城大讲堂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报告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首席研究员、《法治蓝皮书》执行主编吕艳滨教授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内涵与路径》做专题授课。
9月12日,临清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并邀请聊城市委党校李超讲师作了题为《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为落实黄河流域重大国家战略提供法治保障》的法治辅导报告
9月5日,临清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第十二次(扩大)会议暨临清市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推进会召开,通报了全市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开展情况,4个部门分别就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进行交流发言。
临清市将法治政府建设放在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谋划部署,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落实到位,夯实了法治政府建设根基。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2021年以来,临清市政府常务会开展会前学法21次,并承办聊城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临清)现场观摩会。每年3月31日前,公开临清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2021年以来,临清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召开会议6次、临清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会议12次,各协调小组召开会议26次。在此基础上,临清市不断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落实,2021起,每年有600余人次在述职述廉报告中进行述法工作报告,2023年4月聊城市领导干部述法工作现场观摩会在临清召开。此外,每年11月份左右,临清市开展法治建设督察工作,并将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对市直部门、各镇街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关键环节。
“一次申请就办理了三项业务,‘集成办理’让我们在项目申报环节上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现在的办事速度真是越来越快了!”10月22日,临清市锦临佳苑项目负责人对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的热情高效服务连连称赞。
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际,推出了标准地名、门楼牌审批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集成办理,建立了行政审批、住房城乡建设、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提升了企业办事便利度。
临清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普及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持续开展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问题自查自纠,公开公示并动态更新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四项清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定期开展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推进“互联网+监管”,监管事项及时率100%,覆盖率100%。依申请事项“应进必进”,全部实现“一窗”受理,网上可办率100%。
此外,临清市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2021年以来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37件,文件的制定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要和实际。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制定,落实评估论证、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等程序。2022年6月份成功申报省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会审试点县。及时开展备案审查和清理工作,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备率、报备及时率、规范率均达100%。
打造法治营商优良环境
10月20日,临清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联合公检法司等部门、律师服务团队与30余家企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一帮一”助企发展法企对接启动仪式。活动聚焦企业法治需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将全面启动“法智护航、助企发展”活动。临清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专业涉企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并设五个专业调解团队,由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带队,公检法司分别建立专业调解队伍和服务队伍,对开发区内30余家企业公益进驻“法律服务专员”,制作“法治体检套餐”,一帮一开展“法治体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为让企业有更多安全感、获得感,临清市将优化司法服务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列入2023年政法工作要点,推动全市政法单位扎实履行止争解纷、公正司法、维护正义的职责使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贯穿于司法服务全过程各方面。
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是企业对法治化营商环境最直观的感受。临清市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刚性约束作为“先手棋”。按照《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省市县乡四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司法部决定在聊城市开展试点工作,并在临清市先行先试。2022年,临清市整合市级、镇街和社会力量,探索构建了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2023年,根据聊城市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动员大会的部署要求,临清市创新开展相关工作。开展行政执法履职评议工作,深入行政执法部门调研,实地走访企业(个体商户)149家;成立攻坚行动专班,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和回访制度;建立联合检查机制,推行“综合查一次”模式,2023年上半年行政检查次数同比减少19%;试点推行“一业一册”告知制度,推行智慧监管和分类分级监管工作,为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
临清市开展整治“重复检查、多头执法、随意处罚”攻坚行动。建立健全行刑衔接联席会商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探索推行“行政执法监督+”模式,每年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检查,严格落实权责清单、告知制度,公开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渠道。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2023年以来共组织新办执法证2次,初审新申办执法证86人,对224名两年年审、33名四年年审人员进行了资格审验,清理执法人员57人。
社会矛盾纠纷依法有效化解
“我悬了这么长时间的心终于能放下了,感谢你们,真是帮了我家大忙了!”潘庄镇路寨联合村的王某激动地握着潘庄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说道。
原来,去年的7月份,王某借给李某91万元,用于李某企业资金周转。借款合同约定了今年7月份全部还完,但是到了8月份李某却一直紧拖慢拖没有还款,这可把王某全家给着急坏了。这可是王某一家人几年来的积蓄,加上自己的门市也急需这笔钱进行进货和结账,王某急得团团转,实在没有办法了来到了潘庄司法所需求帮助。
潘庄司法所当即组建了调解小组调解此事,通过调查了解,李某经商失败,只剩下了一处废旧的厂房,最近在一直联系买家。李某承认债务,但的确无力还款,想卖厂房,妻子还一直不同意。为了早日解决这件债务纠纷,司法所工作人员将重点放到了劝说李某妻子,并帮助李某找买家上来。针对纠纷矛盾的难点,工作人员多次下村与双方交谈,以《民法典》中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定为依据,终于让李某的妻子同意了出卖厂房用于还债。同时,潘庄司法所联系当地商会和联合村一起寻找买家。最终,一家企业愿意出资购买此处厂房,并同意一次性付全款。厂房卖出后,王某和李某成功签订了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
临清市不断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综合运用信访、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普遍实施以案释法制度。此外,该市加强行政复议工作。2021年至今,以临清市政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共8件,其中涉及行政征收3件、行政强制2件、行政确认1件、行政确权1件、政府信息公开1件,复议决定维持6件、驳回复议申请2件,未发生被纠错案件。
风劲潮涌当扬帆,任重道远再启航。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和成效让法治信仰日益深入人心,法治氛围日益浓厚,法治社会基础日益稳固,一个更高水平的法治临清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