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点11月11日讯:“自己年龄大了,儿子又常年在外打工,耕、种、收费心费力的,身体吃不消,俺就把家里3亩2分地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耕种,这样可省心多了”11月8日,郯城县杨集镇东北头梁希义老人说,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管理解除了自身年老体弱无力耕种的难题,也增加了经济收入。针对村内土地零散问题,郯城县杨集镇东北头党支部通过支部讨论、广泛走访、代表商议,研究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村内土地零散,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人工成本较高的弊端,合作社通过成片整合经营,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村民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每亩每年保底收入800元;合作社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及现代化设备的使用,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在节约劳动成本的同时提高土地产业效益。 “以前外出打工,没有功夫打理农田,一年到头攒不下多少钱。如今村里创办农业种植合作社,家里的10亩地流转给合作社经营,旱涝保收不说,还能再挣一份钱!”村民郑洪林说。
在抓好农业规模化种植管理的同时,党支部根据“地域相邻、产业相融”原则,以生产要素联营路径打造农资联营创富共同体,牵头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农资服务中心,下设梁海、塘崖、南杨庄、大张庄等7家级农资超市,实施片区化建设、组团式发展。依托国企助力项目,充分发挥县供销社农资公司流通主渠道优势,与撒可富、奥林丹等优质厂家直接合作,减少中间环节,保障农资质量。
在农资产品售出后,他们还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农技传播与农资供应的有机结合。目前,党支部领办的农资服务网点服务范围辐射周边30余个村庄,社员农资采购成本降幅超高达10%,推动片区内村集体增收42万元。
郯城县杨集镇党委宣传办 李井水